
东方网记者王佳妮10月19日报道:今天(19日)上午,以“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沪开幕。来自全球航运业界及产业链的专家学者再次聚首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共同商议国际航运发展新路径,发出强有力的航运界“上海声音”。
记者从大会现场了解到,“绿色航运”是本届论坛的“关键词”之一。上海,正通过一系列重要倡议和务实合作,彰显了其作为国际航运中心在推动全球行业绿色转型中的引领作用。
“绿色走廊”多点开花,全球航运脱碳按下“加速键”
论坛开幕式现场,“上海港—墨尔本港绿色航运走廊联合倡议”正式发布。据悉,在C40城市气候领导联盟的支持下,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和墨尔本港务局,联合相关航运、港口和能源企业共同发起此项倡议,旨在探索实施一系列创新措施,以显著减少两大港口间航运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这仅仅是全球绿色航运网络布局的一个缩影。本次论坛期间,一系列绿色走廊建设计划相继公布,标志着以上海港、青岛港、宁波舟山港等中国主要港口为枢纽的全球绿色航运网络正加速编织。其中具体包括:共建“上海港-巴塞罗那港数字绿色滚装航运走廊”、共建“上海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绿色滚装航运走廊”、共建“青岛港-汉堡港绿色航运走廊”、共建“青岛港-威廉港绿色航运走廊”以及共建“宁波舟山港-HAROPA港口联盟绿色航运走廊”。
展开剩余74%在众多绿色航运走廊中,连接世界两大经济体的“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的推进情况尤为引人注目。在2023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上,上海港与洛杉矶港携手发布了《上海港—洛杉矶港绿色航运走廊实施计划纲要》,明确提出了“两步走”方案,为这条世界上第一条横跨太平洋的绿色航运走廊的落地实施提供了清晰的路径和时间表。
记者从今年论坛现场获悉,该条绿色航运走廊已成功完成一阶段里程碑目标,包括:扩大岸电基础设施以满足100%为集装箱船提供电力、部署具备全生命周期低碳排放能力的船舶以及扩大可持续燃料的加注业务。
“洛杉矶港所有业务中,40%来源于中国,这对双方贸易发展非常重要。”洛杉矶港务局执行董事尤金·赛罗卡在接受东方网记者采访表示,如果从上海到洛杉矶的贸易航线上能减少10%的船舶污染,其效果就相当于洛杉矶所有港口的污染总量。
尤金·赛罗卡在采访中特别提到了去年8月马士基的一艘零碳船只在洛杉矶港的成功停靠。“那是一艘载箱量达 16,000 TEU的主力型船舶,它从中国启航,横渡太平洋历时16天。这艘船使用了甲醇燃料,经受了真实航运环境的考验,并获得了成功。”
安特卫普布鲁日港务局副总裁卢克·阿诺特斯在谈及“上海港-安特卫普布鲁日港绿色滚装航运走廊”时,则强调了全产业链参与的重要性。“非常高兴能签署这项备忘录,要建立这条绿色走廊,仅仅靠港口是做不到的。”他指出,必须把价值链中的所有参与方,包括航运公司和码头都纳入进来,这才是实现绿色走廊的关键挑战,“不仅要让码头参与进来,积极争取货主加入这份备忘录也是成功的关键要素。这一原则现已被正式纳入备忘录中”。
打造“绿色高地”,上海构筑全产业链支撑体系
一系列“绿色航运走廊”倡议的背后,是上海在航运绿色转型领域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前瞻性的布局。
在绿色船舶建造领域,上海集聚了三大船企以及顶尖的船舶研究院所,正加速绿色船舶的研发与制造,已然成为全球绿色船舶建造的高地。在绿色能源供应领域,上海正加速打造国际领先的绿色燃料加注中心。备受瞩目的10万吨级绿色甲醇项目,已获得了欧盟乃至全球市场的“绿色认证”,计划于今年年底正式投产。这一项目的落地,将为绿色航运走廊的船舶提供关键的“绿色血液”。
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已展现出卓越的引领力。目前,上海港已成功实现LNG(液化天然气)和甲醇的常态化“船到船”加注,成为全球少数几个同时具备这两种绿色燃料加注能力的港口。特别是洋山港,率先完成国内首船国产绿色甲醇燃料的接卸、储存及加注全流程作业。
东方网记者从上港集团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LNG加注量累计56.3万立方米,同比增长71.8%;绿色甲醇加注量达7013吨,已进入常态化运营。值得一提的是,洋山绿色港区建设正全面铺开,岸电设施实现集装箱码头全覆盖。截至目前,岸电接电艘次和接电量均实现大幅增长。
凝聚全球共识,共筑“世界港口大家庭”绿色未来
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不仅是成果发布的平台,更是全球智慧碰撞、凝聚共识的桥梁。多位国际港口高管在肯定合作成果的同时,也坦率地指出了行业面临的多重挑战,并对未来协作提出建议。
最大的挑战来自绿色燃料的规模化应用。尤金·赛罗卡直言,马士基的成功试验向业界传递了明确信号:“我们需要生产更多的合成和可再生燃料。”他指出,航运公司目前面临三大难题:一是燃料产量必须足够;二是要让航运公司有信心在跨洋航行后,能在返程港口加满油;三是价格必须具有竞争力,“目前合成和可再生燃料可能比传统船用燃料贵 50% 或 60%”。
对此,尤金·赛罗卡认为绿色航运走廊的讨论机制至关重要。“现在,我们对下一步的行动有了清晰的思路,”他透露,洛杉矶港目前正通过正式的招标程序,向全球发出公开邀请,寻求合作伙伴共同开发和制造新燃料的能力。
信任与责任,是合作的基石。卢克·阿诺特斯强调,安特卫普港与上海有着超过35年的深厚友谊,这份信任是中国对安特卫普港能力信心的体现。他认为:“港口以及航运业必须为流畅和平稳的国际供应链承担起责任。”
国际港口协会(IAPH)主席延斯·迈尔则从全球协作的视角提出了更高期望。作为代表全世界港口的行业领袖,他向上海发出倡议:“与中国港口协会一起加入国际组织,将上海港的先进经验带入’世界港口大家庭’。”迈尔主席强调了“分享”的迫切性。他认为,上海在绿色燃料加注、自动化码头等开拓性领域拥有大量的展示案例和最佳实践。他衷心希望上海能通过国际港口协会等平台,与所有其他港口分享经验,“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正是一个进行平等对话、分享经验的绝佳平台”。
从太平洋到大西洋,从墨尔本到巴塞罗那专业在线股票配资交易平台,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再次证明,绿色、协作、可持续已成为全球航运业的唯一航向。上海,正站在这一历史转型的潮头,以开放的姿态、务实的行动,携手全球伙伴,共筑蓝色星球的绿色未来。
发布于:上海市启灯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